毕业生就业后,用人单位与个人签订的就业合同、聘用合同或就业通知书将加入学籍档案。档案从学校或就业指导中心转到单位人事或人才市场后,就成了人事档案。那么,在失业状态下,学籍档案是否需要转为人事档案呢?让我们详细谈谈。
一.如何查询档案状态
1 .因个人情况未完成就业且未进行就业登记的毕业生,可在两年就业期内办理相关手续。大中专毕业生必须办理学籍档案转为人事档案手续,才有资格办理确认定级手续。
2.学籍档案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,由所在学校建立并管理的个人档案。一般在进入中学后建立,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转入不同的学校。人事档案是参加工作后,由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代理机构建立和管理的个人档案,随着工作和人事关系的变动而转移。
3.注意没有档案的员工,对于后期进入国企,事业单位,转正定级都会有影响。而且后期异地就业会涉及落户、开具相关证明等。所有的档案都会用,用了就来不及解决档案问题了。
档案不自持,但自持的人还是很多的。有的是个人原因,有的是学校原因,有的是工作原因等等。自己手里还有一些人好奇到忍不住把档案拆开,这种情况都是不被允许的。
二.档案可以托管的地方
1.学校。毕业后,如果没有实施单位或其他原因,学校可以为大学生保留档案两年,然后视情况转入省就业指导中心或原人才中心。
2.省就业指导中心。在外省就读的学生转到省就业指导中心。
3.人才来源中心。
4.工作单位所在的人才中心。
5.工作单位(有档案保管权限)。
6.市人才中心(县考生)。
三.档案丢失怎么处理?
第一种:已经毕业很多年了,找来找去都想不起来。
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来看看档案的转入转出记录和档案调转存根。我们可以先去我们原来学历最高的毕业学校,再去我们工作过和调过档案的单位查档案的去向,按时间顺序一步一步查。你也可以去人才市场、教育局和我们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找找。一般来说,档案是关于这些目的地的。如果找不到,需要补办。
第二种:档案在移档过程中丢失或在自己手中丢失。
这种情况下,丢失的档案基本确认丢失,只能补办档案。
评论